李隼退休之后,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这个位置到底该由谁来坐?这是最近圈内外讨论最多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说实话,真要选出一个能让所有人信服的新掌门,并不容易。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更大的担忧——国乒多年以来屹立世界之巅,到底还能不能继续保持这种领先?
随着王励勤上任乒协主席,最近几年他的“能力优先”用人新政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不同于以往靠资历、头衔来筛选教练,现在竞聘走的是公开透明的路线,谁能带团队出成绩、谁能推动改革,谁就能脱颖而出。选拔方式变了,起码让那些实力派有了更大的机会,也让外界对总教练这个职位充满了悬念和期待。要想在这场竞聘大战里胜出,光靠一技之长肯定不够,团队协作、管理能力、心理培养这种看不见的软实力反而愈发突出。
但同时,国乒也面临着不得不承认的挑战。最明显的,还是人才层面的断档、资源分配的瓶颈,还有和国际潮流的差距。别看我们成绩还好,可像队内年轻教练成长速度不如预期,队员个性化培养、心理抗压这些细化工作,说真的,比起外国劲敌确实有不少提升空间。尤其在当前备战奥运的大背景下,一旦总教练换人成了变量,那整个团队的信心和归属感都得重新适应,如果管理层协调不顺,丢成绩的事情不是没可能发生。
在热门候选人里,不少名字的呼声都挺高,像秦志戬经验丰富但执教思路偏传统,王皓和马琳各有亮点却也都在一线带队经验方面有些硬伤。肖战一直被认为很有竞争力,毕竟他球员、助教、主教练全干过,还带出过不少奥运冠军,但受限于年纪,长远布局也许不够理想。这样的情况下,孔令辉会不会“杀”出来,成为国乒新周期的主心骨?他的履历确实让外界眼前一亮,但过去几年淡出一线,还因为当年涉赌事件被边缘,很多人对他能否胜任也心有疑虑。但说起来,49岁的年龄不算劣势,反倒正好站在经验和体力的平衡点,既能理解年轻球员的想法,又有大赛管理的底子。
如果看过往做教练的实战案例,孔令辉的创新实践倒是挺能说明问题。2012年伦敦奥运那会儿,孔令辉刚接女队,立马就搞了一套心理素质培养体系,亲自请来心理培训师带女生们做压力管理训练。那年李晓霞在女单决赛顶住巨大压力,最后拿下金牌,这跟孔令辉专门抓心理辅导绝对分不开。用李晓霞的话说,之前大家都觉得苦练技术就是一切,但比赛真到生死关头,能不能扛得住心态才决定成败。也正是从那以后,国乒在大赛里崩盘的次数明显下降,大家对心理建设的重视度一下子提了上来。专家们也早就发现这个趋势,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近些年的数据,心理素质建设成为高水平竞技体育稳定输出冠军的关键,许多老外队伍也是冲着这一点展开追赶。
再说到孔令辉和刘国梁这对“乒乓双子星”的关系,那可不仅仅是球员时代的友情,到了教练跟管理层时期,这种默契协作更突出了。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刘国梁就亲自邀请孔令辉到场,帮忙盯技术细节,实打实地给队伍提升现场调整能力。特别是女队小将王曼昱那场比赛,赛前状态有点扛不住,是孔令辉在更衣室嘱咐她怎么稳定步伐、别被对手牵着走,结果小王曼昱真发挥出了自己的节奏,最后成功逆转。这种跨周期人员协同,就是国乒能长期保持顶级水准的原因之一,外队的人都看在眼里羡慕不已。
张继科和孔令辉之间的故事其实也很值得一提。2014年仁川亚运会之后,张继科接受采访时坦言,孔令辉是少见能懂球员心思的教练。那几年张继科在场上性格很躁,容易犯错误,别人都横加批评,只有孔令辉愿意单独交流——有一回他直接用奖励机制鼓励张继科调整心态,还专门制定针对他的战术。结果在随后的世界杯和世锦赛上,张继科一扫暴躁,甚至实现了个人大满贯突破。现如今很多男单球员都在学孔令辉的那一套,强调自我反思、沟通和激励,心理建设已经慢慢成了国乒后备人才培养的标准流程。这些故事都能说明一个道理——只有懂得打破惯例、敢于创新,才能让队伍在关键时刻站得住脚。
把热门人选拉出来对比,其实每个人都有些争议。一些老派教练经验足,就是缺乏新时期所需的灵活管理;年轻一代潜力大,但需要时间和磨练。肖战的“三项全能”履历让他优势很明显,他既会带队也懂青训,更能搞技术分析,可年纪小,经验积累相对薄弱。而孔令辉则是“前浪”与“后浪”的结合体,球员高光、教练创新、又能跨界配合管理,这种层次的综合素质在队伍里极少见。所以这次教练竞聘,或许比过去任何一次都更复杂,谁最终出线带团队未来走向,真的是谁都有机会。
其实,最近几年国内外不少专家早就强调过心理建设在乒乓球夺冠路上的作用。欧洲乒坛自2010年代开始更注重团队心理调适,尤其是德国、日本队这类追赶型劲旅,他们在世界比赛里的失误率因为心理介入明显降低。根据全网数据,近五年国乒女队心理辅导的投入比重翻了一番,奥运期间临场心理崩盘的典型案例已经大幅减少。球员像张继科、李晓霞的反击经历,实际就是多年心理建设的成果。这也说明,未来总教练不能只懂技战术,更得能把队伍心理、管理和团队氛围真正结合起来。
就我个人来说,这场总教练的竞选其实折射出国乒大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开放、多元、讲管理、懂创新。如果团队协作搞好,资源分配做到更细致,年轻教练和后备力量慢慢培育出来,不怕试错,国乒将依然是世界第一。孔令辉,那种有创新、有沟通的风格十分值得借鉴。当然不仅仅是他,像肖战、马琳这种敢于突破传统的思路也必须吸收,团队要学会融合各种经验,让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抓住新教练竞聘的机会,把管理和心理培养做得更加精细,国乒即便面对国际竞争也能胜在细节和人心上。
最后,谁也不能忽视这根“指挥棒”将决定国乒下一步能不能继续领跑世界。新周期已经启动,总教练这一棒到底交给谁,绝对值得每个人关注。答案或许很快揭晓,但属于中国乒乓球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到头。
配资世家股票配资网址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